SG TRUST

SG EVENTS

SG INFO

ASSIGNMENTS

COACH EXPERIENCE

TEST SPOTS

NEW ROUTE

JAP OCCUPATION

ESPLANADE

CHINATOWN

CONFUCIOUS

LITTLE INDIA

INDIAN

INDIAN HERITAGE

KAMPONG GLAM

MALAYS

CIVIC DISTRICT

FULLERTON

SINGAPORE RIVER

HDB

HDB over the years

URA

URA MODEL

HISTORY

SG LKY

SG PIONEERS

SANSUI

DEVELOPMENT

MERLION

FORT CANNING

ORCHARD ROAD

CHINESE

PERANAKAN

CHURCHES

ARMENIA

GREENING SINGAPORE

WATER & RESERVIORS

 PARKS

BOT GDN

NATURE

MARINA BAY GARDENS

MARINA BAY

DESTINATIONS

SG MONUMENTS

MANDAI

SG CHANGI

SG TOURISM

SG TOURS

SKILLS

TG68 LESSONS

ROAD NAMES

TOUR MANAGEMENT

SG TOURS

RACIAL HARMONY

YYW

MERLION

SGTG6688

THIEN HOCK KENG

BUDDHA TEETH

HAWKER CULTURE

SG TOURS VIDEOS

FOOD

TRANSPORT

CBD & REGIONAL TOWNS

SG PAINTINGS

GREETINGS

MALAYSIA

 

 

 

 

 

HOUSING THE NATION  

      居者有其屋

 

HDB

建屋发展局(HDB)

 

 

         
         

 

 

STORY        
         
       
 

 

 

 

LITTLE RED DOT

 

 
   

 

  

 
     
 

居住空间

 

l  (Journey)

通过新加坡的公共住屋建设,回顾新加坡的发展历程

 

2.   Plan)

了解建屋发展局市镇规划的指导原则及方法。

 

3. 生态环 (Eco)

探讨建屋发展局如何发展智慧城市及永续性的居住环境。

4.           Create)

了解建屋发展局的理想家园,是如何通过前瞻性的创新策略及规划而加以实现

5.        (Share)

分亨及体验在公共组屋区内,透过举办各种活跃的社区活动,加强社区的团体精神。

6. 未来发  (Future)

探讨未来公共组屋的生活状态。

 

7.            Theater)

 

 

 

7.            Theater)

 
建屋发展局于1960

 

第二展区

 

活力市 再创我们的家

 

方谨 

 

第三展区

 

选择性整体重建计

 

 

第四展区 

 

 邻区更新计  

 

建屋发展局50年里,

 

第五展区

 

家居改进计划与乐龄易计划

HIP

EASE

 

居住空间

 

第六展区

 

 
联合国最佳人居奖L

 

第七展区

 
 
大巴窑的发展历程

 

24个建屋发展局市镇

 

 
     
Text Box: 口

 

建屋发展局于1960年成立,旨在解决新加坡的住房危机。

 

如今,它为新加坡人建造了优质的高层住宅(高达50层)。

 

中心地带设有地铁站、体育设施、图书馆、社区中 心、综合诊所、巴士换换站、购物中心、小贩中心、菜市场、学校和公园等设施。

 

2023年,新加坡的房屋拥有率为89. 7%(90%)

新加坡居民中,

77.8%居住在公共住房(80%)

17.2% 居住在公寓,

4.8%居住在有地房产。

 

 为了满足新加坡人多样化的住房需求,建屋局提供:

·为夫妇和家庭提供各种类型和大小的组屋(36130平方米)

 

·单身人士可购买非成熟住宅区的全新两房灵活组屋或在公开市场上购买

任何规模的转售组屋。

 

·老年人两房灵活组屋,租期较短,适合老年人居住,配有防滑瓷砖和扶手等老年人方便设施。

 

·三代同堂的家庭,为年迈的父母提供一套单间组屋,为家庭提供单独的单元,有单独的入口,但共用一个客厅。

 

·霸级组屋·Bà jí zǔ wū将两个相邻的单元合并为一个更大的居住空间,满足喜欢更宽

敞住宿的大家庭的需求。

 

·执行共管公配有类似公寓的设施,最初是政府补贴的公共住房,但10

年后将完全私有化

 

·两层公式组屋,面积从约140160平方米不等,目前仅通过转售市场出售。

 

·租赁和临时租赁单位分别用于容纳等待购买自己单位的家庭和等待新定

制单位的已婚夫妇。

建屋局控制新建和转售单位的销售,以确保住宅区内有不同种族群体居住。这可以保持种族多样性,并防止建屋局城镇出现贫民窟。

建屋局出台了各种优先计划和购房激励措施,以鼓励人们结婚、与父母住得更近以及在社区内生育更多的孩子。

永久居民只能购买转售的HDB单位,且受到一些限制。

外国人不得购买HDB单位。他们只能购买公寓和公寓(私人财产)以及圣淘沙的有地住宅。对于主岛上的有地住宅,他们需要获得政府批准。

 

作品: 凝聚力Níngjùlì

 作家:抽象艺术家和雕塑家-方谨    (ANTHONY POON)   (2004)Fāngjǐnshùn

两条交织在起的丝带,

展现出全民融合为一体,

和谐致,同心协力

 

为建设我们的家园,社区和国家而共同努力。

 

 

书法家:        (1988) Pān shòu

 

   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ùfǔ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Ān dé guǎng shà qiān wàn jiān

 

dà bì tiānxià hánshì jù huānyán.

 

Fēngyǔ bù dòng ān rúshān”

 

I wish I had thousands of mansions to shelter all the poor people in the world and make them happy.

As stable as a mountain, unmoved by wind and rain"

 

 

意思大意.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

 

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入,让他们喜笑颜开。

 

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律像山样。

 

大家的左前方这是新加坡著名书法家番受,

写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意:希望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让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

象征新加坡政府时刻关心体恤人民,Guānxīn tǐxù rénmín希望大家每人都有房,能安居。

 

 

Text Box: 2
建屋发展局在短短的50年里,

已为新加坡人民,建造了整百万个非常巩固的组屋单位,解决了基本的住屋问题。

     

            作品名称:建屋发展局的故事

这幅壁画于2010131日安放。以庆祝建屋发展局成立50周年纪念。是由建屋发展局的超过4800名职工,Bishan - Duxton

 

 

每人一片瓦片所彻成的作品。

 

    展示了建屋发展的历史,

    描绘代表其在不同的年代所建造的组屋的建筑风格。

 

This wall display celebrates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HDB – with 4800 staff, each contribute a piece to celebrate – it reflects the HDB features and design style of some estates over the years- in different period like 70s, 80s until current time 2000 years onwards such as Potong Pasir, Toa Payoh, Tampines and Bishan – Duxton.

 

这面墙的展示是为了庆祝 HDB 成立 50 周年——当时有 4800 名员工,每人都贡献一件来庆祝——它反映了 HDB 多年来一些庄园的​​特色和设计风格——

在不同时期,如 70 年代、80 年代,直到现在的 2000 多年,如波东巴西、大巴窑、淡滨尼和碧山 - 达士顿。

 

 

大巴窑建屋发展局展览厅Bl(底层

  建屋发展局于1960年成立,旨在解决新加坡的住房危机。

  如今,它为新加坡人建造了优质的高层住宅(高达50层)。

  中心地带设有地铁站、体育设施、图书馆、社区中 心、综合诊所、

  巴士换换站、购物中心、 小贩中心、菜市场、学校和公园等设施。

 

 

  欢迎到访居住空间 (Welcome to LIVINGSPACE)

展区共分为7部份。以7个不同的色块作为区别。

 

每个色块,代表各个独特空间的设计风格。

它呈现的是在设计,发展和营造温馨的市镇与社区所付出的工作与努力。

      “居住空间"是综合各种促进活跃生活的环境因素,

 它集居住,工作,学习及休闲'于一体,为居民们打造了一个温馨的城市生活。

 

l  (Journey)

通过新加坡的公共住屋建设,回顾新加坡的发展历程。

2.   Plan)

了解建屋发展局市镇规划的指导原则及方法。

3. 生态环 (Eco)

探讨建屋发展局如何发展智慧城市及永续性的居住环境。

4.           Create)

了解建屋发展局的理想家园,是如何通过前瞻性的创新策略及规划而加以实现。

5.        (Share)

分亨及体验在公共组屋区内,透过举办各种活跃的社区活动,加强社区的团体精神。

6. 未来发  (Future)

探讨未来公共组屋的生活状态。

7.            Theater)

通过视频,了解发展中的第24个建屋局市镇-登加森林市镇 Tengah ForestTown)

的发展规划。

 

 

     

入口处正面墙

     2.O10年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奖Liánhéguó zuì jiā rén jū jiǎng

新加坡居民中,78%居住在公共住房,78% live in HDB

     10个组屋居民中有9个拥有自己的房屋- 90 % ownership

     已完成超过100万个单位 over 1 million units

     已为国民提供住屋超过50年。打造了24个市镇及3个小区- 24 districts and 3 areas

入口处 (右边

追求一个愿   时间囊 炮弹壳 李光耀于 2015 年 3 月 23 日去世 人民地方观   

 

追求一个愿 Pursuit ofA Vision)

新加坡的公共住屋,将是新加坡社会的缩影及国家自豪的来源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

 

建屋局50周年时间囊Shíjiān náng

2010,建屋局在庆祝50 (1960-2010)年时把80件文物放入时间囊。

时间囊将于2035年打开

里边的收藏品皆是由建屋局的员工所提供。Shōucáng pǐn jiē

包括如1960年使用的第HDB标志印章及1978年新屋主接受屋子锁匙的信封。

   

时间胶囊Shíjiān jiāonáng

时间胶囊将于 2035 年打开。交接和协议的钥匙包-Shíjiān jiāonáng  -Yàoshi bāo

 

 炮弹壳

它是2015年,为建国总理李光耀去世,而举行的国葬队伍中鸣放21响礼炮,所留下的其中枚的炮弹壳。

以及李显龙总理,写给建屋发展局的感谢信函。

照片

李光耀先生及建屋局的第一任主席林金山先生在视察广东民路一带组屋模型。

 

 


李光耀于 2015 年 3 月 23 日去世。为了纪念他,这是 2015 年 3 月 29 日李光耀葬礼上鸣放的 21 响礼炮弹壳。


他希望新加坡人有自己的家,和平地生活,然后你们会保护你们的家,然后你们也会保护你们的国家。换句话说,有国就有家。否则在战争时期,每个人都会离开这个国家。


林金山 – 也是财政部长,也是人民行动党先锋部长团队的一员,访问了丹戎巴葛 – 坎顿门路

 


Lee Kuan Yew passed away on 23 Mar 2015. To honour him, this is the cannon bullet shell from the 21 gun salute at the burial ceremony of Lee Kuan Yew on 29 Mar 2015.
 

He hope Singaporeans will have their own home and peaceful and live , then you will protect your home, then you will also protect your country. In other interpretation, Have country then you will have your home. Or else in time of war, everybody will leave the country.
Time capsule to be opened in 2035. Key package for handing over and agreements.


Lim Kim San – was also finance minister and part of PAP pioneering team of ministers visiting Tanjung Pagar – Cantonment road

人民地方观    People Place Perception)    

     
 

 入口左边 第一展区

建屋局的故事,并不单单是瓦所建成的家,而是全岛新加坡人安居的故事。

 

建屋局的发展历       (Journey)

     从庇护所到   (From Shelter to Home) --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由简陋的藏身之所,发展到今天超过百分之80的人口都居住在政府组屋里

其中超过百分之90的居民,拥有自己的屋子,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1960年代

 

建屋发展局成立于196021日,主要是邕谥巴重二的主屋短缺问题当时正值国家住房危机,建屋局的任务是提供卫生的生活条件,以取代普遍存在的不卫生的贫民窟和拥挤的棚户区

 

当年组屋的设计虽然简陋,但讲求实用性,提供1,   23房单位,以及自来水和于净的卫生设施  为许多国人提供了体面的住房和庇护所

 

19615河水山贫民窟发生了大火(BukitHo   Swee   Fire)之后,造成了许多人无家可归

 


            建屋发展局就在原地 加大力度建造组屋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交付

            并建造了21,OO'0套巠位

           

           

 

1965,他们已经建造了54,000_

l964政府推出居者有其屋,目的是让公民在国家拥有有形资产  参与国家建这种对房屋所有权的推动也改善了匡家的整体经济、社会和政治稳定 

1968  为了帮助更多人拥有房屋  政府允许国人使用中央公积金 CPF通户口的存款购买

政府组屋以公积金的储蓄支付首付和每月的抵押贷款分期付款。

让居者有其屋计划更上楼。

新加坡的第一个建屋发展局组屋区是女皇镇 (Queenstown),开始千1960L年代。

紧接着的是大巴窑市镇 TOA PAYOH (1964)。大巴窑是新加坡的个新镇除了镇中心外,还有公园体育场,游泳池,商业和工业区。

 

 

1970年代

为了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应付长远的组屋需求量的增加,有需要建造更多的新镇。组屋区的策划与设计,以高层高密度的公共组屋为主

它不仅仅满足千提供基本住房,并同时供拥有教育,社交,康乐,医疗以及交通等等设施应有尽有的新镇

 

宏茂桥(Ang Mo Kio)市镇开始建千1973,是另个主要的新市镇,具有更现代化的规划。过后,勿洛和金文泰都采用同个模式。

淡滨尼  (Tampines)市镇也开始于1978年兴建,是东部的最大组屋区之。到了70年代末,义顺,后港,裕廊东,裕廊西和武吉巴督等新镇,也相继迅速发展起来。

 

 

 

1980年代

由千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在建屋发展局的组屋内。各综合性的新镇,便生气勃勃的发展起来。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建屋发展局开始设计更多样化的住宅类型

并引入了较为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及拥有高素质的生活环境。

邻里概念碧山和白沙等新镇实现,以提供更多交往的机会。

每个邻区划分为几个较小的邻里。每个邻里约有40006000个单位。

邻里中心有康乐设施,乘客上下处及凉亭,使居民有更多  的康乐设施

住房保障(HPS)吁勹91 由中央公积金局管理。Home protection scheme

该计划有助千确保单位业主的家属 不会因为在唯一养家糊口的人死亡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的情况下,无法偿还贷款而失去住.

 

 

1990年代

建屋发展局赋予各新镇,邻区,邻里高素质的生活环境及不同的特征。

如地标建筑物,特色园景,空地及建筑的特殊风格

成功的为些新镇如蔡曆港,三巴旺,兀兰及盛港建立了非常鲜明的特征。CCK, Sembawang, Woodlands

 

同时,建屋发展局有系统地提升旧组屋区的居住环境。

组屋区更新计划下,建屋发展局推行了主要的翻新计划

中期翻新计划以及电梯翻新计划

建屋发展局也推行了选择性的整体重建计划更好地使用土地,让旧邻里更换新的面貌。

 

 

 2000年代

公共建屋又进入了个全新,富有创意的时代。可持久性使用,是保证高素质住家的重要环节。

建屋发展局开始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并推进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

新的 项目越来越多地考虑生态和环境因素。

2000年代开始在设计,兴建和销售计划下建造的新组屋,由私人发展商负责整个建屋的策划与建筑,包括土地投标,设计,出售组屋等。推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款式及设计,提供给同人士选择,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共管公寓也就被推出市场。

建屋发展局推出的第一个现代设计的组屋项目,便是50层楼高的达士顿 (Pinnacle@Duxton)

 


Text Box: 3
此外,也开始兴建更多的混合发展项目整合住宅商业和社区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

金文泰镇 clementi 建造的混合开发项目-便是新加坡第一个将公共住房、商业设施和巴士 转换站,整合在一个屋檐下的开发项目该开发项目由240层高的住宅楼组成楼下与购物中心相连  空调巴土转换站直接与现有的金文泰地铁站相连。

2001年开始,建屋发展局开始着重提升老旧组屋区的设施和服务,推行了电梯翻新计划。

翻新现有电梯及安装新的电梯井(如果技术上可行)使它能在每层楼停留给居民带来更大的方便,尤其是年长者。根据这项计划现有的组屋的电梯服务将提升到新组屋区的水准

2002年,为市镇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加设施,改进周围环境。

 

例如大巴窑镇中心兴建本地的第个冷气巴士转换站。

2007年,建屋发展局更进一步推出家居改进计划”(HIP)。主要是针对家居维修问题。

例如改进厕所,更换老旧的水管以及为乐龄人士在家里安装一些安全设施。

与此同时,建屋发展局也为乐龄人士与低收入家庭提供配套。

为他们提供灵活计划及套现机会,使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都能拥有自己居住的房子。

有需要时,也能套现他们的组屋,从中获得资 金,以作为养老之需。

 

 

 以作为养老之需。Yǎnglǎo zhī xū

未来的日子/发展

开发新住宅区市镇,是政府采取的主要策略之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我国的住宅数量,增加至190万个单位, 以满足2030人口估算增长至650万至690万的需求。

到了2030年,新加坡将增建70万个新住宅单位。

这些新单位,将遍布全岛各地。

除了在现有的市镇中,建造更多的住宅单位,政府也会发展比达达利, 登加淡滨尼北,这三个新镇。

同时为了应对气候的转变及节能的需要。除了继续建设高素质的组屋。建屋发展局也在设计上,全方位的注入环保的概念,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为环保尽一分力。

打造理想的家园,未来市镇与组屋的发展蓝图-我国未来的十年至十五年间,将以优质生活智能生活与和谐生活为主轴,设计及规划所有的市镇。 整个蓝图强调以人为本

 

目标是确保新加坡的组屋与市镇,能满足个人,每个生活阶段的需求。


 

 

优质的居住环 (Quality Living Environment)

提升各种基础建设,方便居民出行需求及改善周边环境。

 

创造可持续的家       Creating Sustainable Home)

探索永续性发展规划利用智能科技,提升家居生活品质,节省能源,创造优美的环境。

 

创建富有凝聚力的社          (Building Cohesive Communities)

推广促进种族和谐的活动,建设社区关怀活动中心,举办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建造更多的公园连道。

减少车辆使用,推出全新概念以鼓励步行和使用脚踏车为代步工具,乘搭公共巴士和地铁。

 第二展区

创建宜居的市 Create Liveable Town)

由于新加坡土地资源有限,规划师需采用战略性的考量,来打造适合居住的市镇。通过政府各个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打造具有活力,创新与可永续发展的市镇。

 

新加坡土地发展的规划

     概念规划-每隔10年作检讨。以土地长期使用及交通策略作规划导向,制定新加坡接下来4050年的宏观发展蓝图。

     总体规划-每隔5年作检讨。 以概念规划为导向,为各个地段作中期规划,制定未来1015年的发展蓝图。

 

建屋局参与土地规划

配合概念及总体规划指导原则一些土地已经被保留作为建造政府组屋和市镇用途。在交通方面,也有道路及地铁网络衔接。建屋局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地下管线及沟渠工程,以及通过参与填土工程的计划拨出更多的土地,供建屋发展。

 

市镇规划原则  Town Planning Principles)

     建屋局市镇以各种生活需求为主。一切设施建设,都尽量做到满足居民在居住,工作,学习及休闲方面的需求。日常生活,饮食与起居的设施和服务皆能在所居住的市镇里    得到提供。

     市镇的规划有如一盘棋盘。

 

不断发展的规划方     (Evolving Planning Approaches)

     市镇的规划布局,也配合市镇的大小不同来设计,建造相对应的容纳空间。

     建屋局市镇的规划演变----涵盖了从60年代至90年代中,以个邻里由4000

6000单位组成的邻里中心。里边设有公园,学校,诊所等各种便民设施。

 

榜鹅21概念

     榜鹅新镇则采用了新的概念来规划。与其他市镇来相比,镇内由多个面积较小的住宅区组成。这些住宅区之间也紧密毗邻,每个住宅区约有20003000个单位。住户们可共享公园绿地,学校及聚落式的商店设施。这使得各个设施都在步行的范围内,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流。

     建屋局在榜鹅推行个性化的小区设计概念。并计划将之推广到'比达达利登加等新镇。

 

重视城市设        (Emphasis On Urban Design)

为了提供更优质的居住环境。建屋局着重探索以下6个方面·

 

 

++++++++++++++++++++++++++++++++++++++++++++++++++++++++++++++++++++++++++++++++++++++++++++

第三展区

1.绿   (Greenery)(淡宾尼北

在组屋市镇的周边,种植更多的树木。花草也会被培植,并穿插千水道与小池间。使得城市生活更具续纷色彩和更接近大自然。

 

2  流动与交   (Mobility & Transport)(兀兰

各组屋区及市镇之间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无论是道路,公交车及地铁等都非常方便。为了打造减少用车的社会,建屋局与其他部门合作,鼓励大家出行时,多使用公共交通。当局也多建造行人步道,公园连道,目的是鼓励人们多步行或使用脚踏车作为代步工具。同时提倡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3 综合商业设 Integrated Commercial Facilities)(榜鹅绿洲广场

2015年,建屋局推出综合性的商业发展项目。为居民提供更方便的购物,零售,餐饮及生活设施。

4.          (Community) (勿洛

增设各种促进社区及种族和谐的设施,如广场,公园,大堂等。让居民有更多的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促进居民之间的关系。

 

5  智能性与可持续          (Smart& Sustainable) (榜鹅北岸

Text Box: 5
通过智能城市的建设及创新,来驱动发展。建屋局的发展规划,将使得市镇更安全,舒适与宜居。

   

      

6. 文化遗  (Heritage)      (比达达利

在发展新镇的同时也注重保留文化遗产。很多相关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有历史意义的事迹,将会在文化遗产地点,竖立地标或告示牌等方式,加以标识。

第三展区 (视频)生态环境                 (Eco)

    通过科技,打造市镇及永续发展,提升更优质的生活水平。

    通过看板视频,以榜鹅为例,分别从市镇,邻里及邻区三个层次,来体现生态环境的规划与设计理念。

    土地利用和设施建设。

    交通网络快捷相通。

    公园及周边配套。

    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

 

 

第四展区

       Create)

 

活力市      Town Rejuvenation)

 

建屋局不遗余力的将旧组屋,通过重新改造工程和增加与提升各种设施。来拉近新旧组屋之间的差距。

再创我们的家   Remarking Our Heartland  (ROH)

      ROH计划是项综合计划,旨在将城镇和组屋,改造成更具活力、更令人喜爱的家园。

      每个ROH计划都会根据其社区的需求,而量身定制。改善周边的设施和加强特色。

      更新社区空间改造计划,居民们的参与及被咨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选择性整体重建计    Selective En Bloc RedevelopmentScheme (SERS)

      选定的组屋将为整体重新开发而让路,以充分的利用土地,并振兴旧的住宅区。

      居民可以选择整体搬迁到全新的组屋单位,从而保持家庭和社区的联系。

 

邻区更新计       Neighborhood Renewal Program  (NRP)

注重改善街区和区域内的公共区域,让居民积极参与塑造他们的生活环境。

家居改进计划与乐龄易计划

Home Improvement Program (HIP) with enhancement for Active Seniors (EASE)

     HIP帮助组屋业主,有系统地解决老化组屋所常见的维修问题

     EASE提供适合年长者的改进措施,打造更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第五展区

Share)

 

从家到充满活力的社区

Text Box: 6
除了提供住房外,建屋发展局还通过各种方式建立活跃且有凝聚力的社区。为社区提供聚会和交流的良好空间,社区计划鼓励邻居参与。

         

创造关爱和有凝聚力的社区

为加强社区的社会凝聚力,建屋发展局致力在市镇的中心地带,设置睦邻社区,让居民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促进社区精神和凝聚力的设计

在设计社区空间时,主要的目标是通过在居民之间建立联系,来促进更紧密的社区关系。

各种设施的改善,都鼓励邻里互动和参与。

  

适应老龄化

到了2030年,每4个人当中,(约90万)就有165岁或以上的年长者。故需要提升设施和项目,以方便年长者居住。

     

创造空间

在一个只有720平方公里的小国家里。既需要土地来应对人口增加的需要。同时,也需要保留土地来供建设机场,蓄水池,自然保护区及军事训练场地,打造宜居家园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故需以创新的方式创造空间充分的利用土地。

    

拥抱社会多样性

作为全球的枢纽,我们的社会正变得更加多元化。为反映这种丰富的多元性。在设计以社区为中心的城镇,培育强大的社区精神和认同感时,希望居民共享公共空间。

     

拯救我们的周遭环境

与许多其他国家样,新加坡也面对气候变化风险及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建屋发展局需要以更可持续的方式来规划和建设。

     

第六展区

未来发       (Future)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建屋发展局利用科技,建造新代的组屋。

  

以创新打造更佳的生活素  (Innovating for Better Living)

 

Invent)

建屋发展局通过2009年成立的建筑研究所实验室,开发了许多新的建筑及环境工程技术,并使用这些技术来改进居民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试点项       (Pilot)

新的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将会在一些新镇如榜鹅和登加以及旧镇如裕华和德义区实施。并将收集居民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从中吸取经验加以改进。

 

   (Implement)

一旦研究结果显示可行性及节省成本。就会向其他市镇推行。

 

分享  (Share)

Text Box: 7
建屋发展局会与本地及海外建筑公司分享成果,并交换心得。以提高企业发展的效益。

 

 

第七展区

为生活而设计

 

将居民的整体福扯置于工作的中心。

建屋发展局将在未来十年内制定计划,政策和方案,来设计发展路线图。

该路线图将由三大支柱支撑。优质生活、绿色生活、和谐生活。

 

大荧幕 (电影

通过录制视频,介绍正在发展中的24个建屋发展局市镇-登加市镇的规划和面貌。

 

大巴窑的发展历程

    1960年代建造的大巴窑,是建屋发展局首个推出的全新构思设计以及设备完善的市镇。

 它保留了浓厚的甘榜精神,反映出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历程。

 70年代至今,大巴窑也经过多番的改建工程。

目前已经是具有历史特色并富有代表性的市镇。

    大巴窑镇的模型。  

 一起玩耍

代主题游乐场,增强游戏体验,激发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冒险精神。家长和孩子可以起玩耍,也加强了家庭凝聚力。

(现场的龙头滑梯模型,是取材自原来在大巴窑6巷,旧大牌28座组屋旁的游乐场地

 

我们的市镇及组屋区

展示了新加坡各个市镇及组屋区的分布图人口,土地面积及发展年代。

 

完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