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路线
哥里门街、禧街、维多利亚街、密驼路、尼诰大道、滨海公园通道。(鱼尾狮公园)
(左) 亚美尼亚教堂建于 1835 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教堂。是爱尔兰著名建筑师乔治哥里门 (George D.Coleman)
的设计杰作。1973
年,新加坡正式将亚美尼亚教堂列为国家古迹。未步入教堂之前,高耸的尖顶便映入眼帘,罗马多立克式柱子和两旁的壁柱共同构成了备受赞誉的门廊。教堂内部,抬头可见拱形的穹顶天花板,这是传统亚美尼亚教堂建筑的传统风格。教堂的纪念花园宁静怡人。在这里您还能找到新加坡历史名人的墓碑(并非实际墓地),那就是杂交培育出新加坡国花卓锦万代兰的爱尼丝卓锦女士
(Agnes Joaquim),
(右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成立于1906年,是新加坡历史悠久的 商业团体。促进本国工商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教育活动与社会服务。
(左 )新加坡管理大学(SMU),是新加坡唯一一所在市中心的大学。以方便上班族下班后可以就近去进修。新加坡一共有 6
所公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加坡理工大学、新加坡设计与科技大 学以及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学。
(左 )善牧堂(本地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善牧主教座堂昨天 2017 年赢得了市区重建局颁发的旧建筑修复工程奖。于 1847 年建成
的善牧主教座堂在 1973 年被列为国家古迹。善牧主教座堂是天主教 新加坡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总主教的驻地。
(右 )(赞美广场(CHIJ)永恒魅力,从一所学校华丽变身为时尚生活广场。赞美广场由殖民时期著名建筑师哥里门 (George Coleman)
设计。这一栋建筑,是当时高级市政官秘书的宅邸。是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 (St Nicholas Girls' School)
的旧址。旁边还有一座孤儿院和一间寄宿住宿。前身是名为天主教圣婴修道院 (Convent of the Holy Infant Jesus)
女子中学,虽然学校已不复存在,但这片时尚生活广场却凭借碧绿的草坪、晶莹的喷泉、庭院和新古典主义的建筑而成为放松休闲的理想之地。目前是集餐饮及休闲于一体的场地,甚至是新人举办婚礼的好地方。
(右 )原名 : 书城。后改为百胜楼(建于1980年,一到五楼作为商业用途,六到二十五楼则是住宅单位。)
百胜楼虽然被称为书城,但这座购物大厦里其实还有售卖乐器、运动器材和艺术用品的商店。
(左 )圣约瑟夫教堂(罗马天主教教堂,由葡萄牙传教会兴建于1853年,1906
年坍塌后重建,1912年完成,歌德式风格。)(每年在这举办耶稣受难节仪式)
(左)2014 年改成为国家设计中心( National Design
Centre)荟萃各种设计展览、学习活动和资源,即使您不是设计爱好者,也能从中汲取灵感,受益匪浅。国家设计中心所在的建筑已有 120
年历史,曾是圣安东尼修道院 (St Anthonys Convent)
。建构国家设计中心的工程包括为三栋战前装饰艺术风格大楼,以及一栋战后现代风格大楼进行保留和重构工作。
(右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NLB)2005年重建,它是目前东南亚 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
国家图书馆由两栋16层的建筑物组成,每层楼均有一座天桥连接,馆内收藏有马来文、华文、泰米尔文和英文文献将近900万件,此外馆内还设有100余台电脑和
6000种多媒体项目。
(整条密驼路涵盖了 8 条马路 :)
美芝路,桥北路 (大马路),维多利亚街 (二马路),奎因街 (三马路),滑铁卢街 (四马路),明古连街 (五马路),布连拾街
(六马路),实里基路 (七马路)
(右 )风华南岸
风华南岸府为综合发展项目。项目保留包括著名的前武装部队仕官俱乐部(NCO Club)及新加坡武装部队军营旧址,
再搭配两座新建的南北主楼,以古迹文化结合时尚潮流的设计风格,加上以绿色环保的建筑科技打造,为城中的新地标。这是一个综合性发展项目,包括办公楼、设计型酒店、餐饮店面和会员制俱乐部。45
层高的南楼底下 21 层楼是有 654 间客房的高级酒店,23 至 45 层楼则是二到四房式的豪华公寓,其中包括六间顶层豪华公寓单位。至于 34
层楼高的北楼则是大约 70 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大楼。
尼诰大道
这条路以 20 世纪 50 年代初新加坡殖民地总督约翰费恩斯尼科尔爵士的名字命名。
这条公路最初旨在缓解加冷路沿线的交通高峰期拥堵状况,提供一座横跨加冷河和梧槽河的桥梁,一条从市区前往加东和樟宜的替代路线。
道路开通后,交通状况大大改善,前往市区的旅行时间缩短了。
后来人们发现当时只有四条车道的尼诰大道不足以承载交通高峰期的交通。因此,又增加了一条车道。这条车道在上午高峰时,用于通往市区的交通,在下午高峰期用于反方向的交通,以缓解交通的拥堵。
(左)新达城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邀请包括李嘉诚在内的 11 位⾹港富商到新加坡考察,最后决议集体合资建造一座罕见的建筑群, 这便是新达城 (Suntec
City)。 新达城所在的滨海中心区位于新加坡南部,是填海工程人工造出的⼟地,濒临滨海湾。集合购物, 办公,
会展等为一体的新达城根据风⽔原理建造而成, 形像一只平放着的 左⼿,为什么是左⼿。因为右⼿是掏钱,左⼿是收钱。五栋楼就像横着 的 5
根⼿指头。⼿掌中间部分则是巨大的激光喷泉财富喷泉。
新达城办公大楼 1, 2, 3, 4 号栋楼都是 45 层 (4+5 =9), 5 号楼有 18 层 (1+8 =9),
所以有⻓⻓久久之意。
(左)滨海艺术中心
滨海艺术中心的建筑外观酷似新加坡人最爱的一种热带水果 榴莲,因而本地人爱把这座艺术殿堂昵称为"榴莲。中心内设有 1600
个座位的音乐厅和 2000 个座位的剧院,以及多个较私密的小型表演厅.
滨海艺术中心的多个场地也经常呈献音乐、舞蹈和戏剧等不售票表演,免费开放让公众观赏。
(右 )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旨在缅怀二战期间遇难的平民,象征新加坡四大种族(马来族、华族、印度族、欧亚族)的团结一心。
四根形状和结构一致的巨型石柱,在这片宁静的公园正中央拔地而立 65
米,高耸入云。四根支柱象征着新加坡的四大种族共同经历的苦难,更为纪念那些遇难并⻓眠于此的四大种族人民。纪念碑伫立在一片墓地之上,下面埋葬着从各个乱葬岗挖掘出来的遇难者遗骸。
如今,新加坡的许多年轻人也许对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的历史意义已经没有太多的概念,只是一味将纪念碑昵称为 筷子。
每年的 2 月 15 日,这里都会举行二战蒙难者追悼会,向亡灵致意,并谨记战争之痛。
滨海公园通道,浮尔顿路,哥烈码头,莱佛士码头,克罗士街、桥南路,厄士金路, 卡达耶那鲁路。(市区重建局城市展览馆)
(左)富丽敦酒店 (前身)
浮尔顿大厦(The Fullerton Building)建于 1928 年,原为邮政总局和本地商会的办公处,后来的 70
年里大厦辗转成了多个政府部门的办公室。也是新加坡的一處文化和建筑遗产。大廈的名字來自第一任海峽殖民地总督羅伯特浮尔頓(Robert
Fullerton)
邮政总局占有樓下的兩层楼:包括邮政大厅、办公室和整理室。大厦中有邮筒,可直接把信件由帶式运输机送往地下室,並派送到整理室中。地下室为一條位於浮尔頓路下的
35 米長的行人隧道,直接連通到碼头。邮件經此寄往海外,或由船舶上取件送抵邮政总局。二战时期,浮尔頓大廈曾经被用作医院。
(左)富丽敦海湾酒店 (前身)
英文名为 Clifford Pier 即是红灯码头的意思。是当年远渡重洋的移民登陆的地方。其英文名以海峡殖民地的总督克利福爵士(Sir
Hugh Clifford)的名字命名。因码头建好后,安装了一盏为船只指明码头位置的大红灯,因而被称为红灯码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新加坡主要通过海路与外界来往。从世界各地开到新加坡的客轮和货轮,大多停泊在红灯码头外的海域,因此红灯码头在一个时期里,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从 2006 年 4 月 1 日开始,拥有 73 年历史的红灯码头正式停止使用,隔年新加坡政府将红灯码头列为受保护区。
(左)新加坡职工总会大厦 ( 介绍新加坡劳,资,政的关系)
劳资政关系在新加坡被视为社会稳定的基石之一。这是我国过去 50
多年努力建设的成果,政府⻓期发挥有效的中介角色,善用政治权力在最大程度上平衡劳资双方利益,说服彼此合作,结合成一种三方互信合作的伙伴关系。其中就包括全国工资理事会这样的机制,让三方共同制定加薪原则与决定为低薪员工提高薪酬。职总也成立了职总社会企业,包括职总英康(NTUC
Income)、职总康福(NTUC
Comfort)为工人提供负担得起的保险,调节国人的生活费。职总也支持政府的经济政策,随着劳动密集型工业的逐渐式微,没接受基本教育的职工面临失业的问题。为此,职工运动为这些职工开课培训,为了同时照顾到职工的家庭,职总也在组屋与企业地区设立托儿所设施。
(右)职工总会大厦对面的雕塑新加坡的最高地标式户外雕塑《动力》(Momentum)是一座高 18.35 米的钢铁雕塑,上面有 175
个⼿绘人偶,以上升螺旋呈现。它是以色列艺术家大卫葛尔斯坦受本区房地产开发商委托而创作的,贴切地表达了中央商业区的动力与能量。
(左)老巴刹
建于 19 世纪的老巴刹 (Lau Pa Sat, 巴刹马来语是市场的意思) 又名直落亚逸巴刹 (Telok Ayer
Market),⻓久以来以别具一格的外观成为城中一座亮眼的地标。这座新加坡的经典座标于 1973 年升格为国家古迹。
其突出醒目的八边形外观和装饰型柱子最早是由建筑师哥里门 (George Coleman)
所设计。这位知名的爱尔兰建筑师在殖民地时代还为新加坡设计了许多著名建筑,当中的一些重要建筑迄今还巍然伫立,旧国会大厦就是一个例子。
老巴刹原设于滨水地带,1894 年迁移重建,苏格兰籍的新加坡市政工程师麦里芝 (James MacRitchie)
保留了建筑原型的核心外观设计,再添加一座优雅的钟楼和一个新铸造的支承结构。框架均在苏格兰格拉斯哥铸造完成,然后运至新加坡进行组装。
大家今天所见到的老巴刹,在外观上依然保留了麦里芝原型设计的风貌。细细欣赏高耸的拱
门、回纹饰屋檐和维多利亚时代的修长立柱(柱顶有以铸铁制成的金银丝雕饰),如何巧妙结合,呈现出通透而精致的花边效果,是一种绝佳的视觉享受。
克罗士街
俗称 :二奶街。当年印度人在此卖牛奶和羊奶。
新加坡店屋 (克罗士街)
店屋是新加坡最流行的一种本地建筑风格。传统店屋的正面狭小,门前为行人设有加顶走廊(俗称五脚基)。店屋有内部庭院和敞开的楼梯间,也有采光和通风用的天窗,为幽暗的室内空间带来光明和新鲜空气。
(因建造年代不同,店屋展现的建筑风格也各有不同。)
早期风格的店屋呈现出极简主义,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到了后来的过渡时期和装饰派艺术风格时期,则展示质朴的优雅风格和精简的现代魅力。许多店屋立柱和拱门上本来喜欢装饰华丽瓷砖和饰物,后来则选择简约的风格。
因大胆使用色彩和花哨的瓷砖,并巧妙吸纳中式、马来式和欧式建筑元素,晚期风格的店屋最引人注目。
您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巧妙融合的画面 -
中式的贴片中楣和蝠翼状通风口,配搭以马来式的木制回纹饰、法式的窗户、葡萄牙式的百叶窗和古希腊科林斯柱式壁柱。
桥南路
牛车⽔的由来
牛车水(Chinatown)是指新加坡唐人街的意思。牛车水名字的由来是当时没有自来水,牛车运水情景在唐人街非常普遍,便称唐人街为牛车水。
指出:一条街上,有 4 大宗教的建筑物
詹美回教堂
詹美回教堂 (Masjid Jamae) 又名丘利亚回教堂(Masjid Chulia),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回教堂之一。如今,在新加坡开设淡米尔语宗教课程的回教堂很少,詹美回教堂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新加坡最古老的回教堂之一,詹美回教堂借鉴了东西方元素,彰显出兼收并蓄的建筑风格。正门具有南印度的印度伊斯兰建筑风格,祷告殿的新古典主义特色包括多立克式立柱,以及具有华族绿色釉面砖的大窗。
设计精致的宫殿外观有多道小门和十字形开孔,值得访客细细欣赏。
马里安曼印度庙
由来自印度南部纳加帕蒂南和库达洛尔的移民所建。这座兴都庙专门供奉着马里安曼女神,人们相信她拥有治愈疾病的能力。
当年马里安曼兴都庙甚至还是兴都教的婚姻注册局,因为当时只有这座庙才有权主持兴都教徒的婚礼。
兴度庙塔共五层,放置了神灵、神兽和其他神物的雕像。
每年的 10 月或 11 月,在这期间都会举行重大的印度宗教仪式 踏火节。
佛牙寺龙华院
佛牙寺龙华院内饰设计精妙,展示的佛教艺术和历史丰富多彩,生动讲述了数千年前的文化故事。寺庙名称源自佛教徒心目中佛陀留下的犬齿,人们在佛陀火葬之地印度拘尸那伽城发现此物,并一直在寺庙中供奉展示。
位于寺庙三楼的佛教文化博物馆收藏着各式各样珍贵的佛教文物,例如骨头和舌头圣物,圣光殿 (Sacred Light Hall)
位于四楼,陈列着寺庙的镇庙之宝。
佛牙舍利被安置于重 3500 公斤的巨大佛塔之中,该塔由 320 公斤黄金制成,其中 234 公斤黄金来自于信徒的捐赠。只有僧侣可以进入佛陀舍利
的舍利殿,但访客可以在公共参观区瞻仰佛宝。
花菲卫理教堂 (旧金华戏院)
建于 1958 年的金华戏院与大华戏院和东方戏院一起,是牛车⽔三大著名电影院之一。
它由当地建筑师黄富南以现代风格设计,是第一个拥有地下停车场和宽大落地窗的建筑。 许多人都深情地记得它是浪漫的初次约会和节日款待的场所。
投资电影院的富商孔天相是孔子第 72 代后人,排宪字辈,他的另一名字是孔宪基。
金吉力沙人力车站
金吉力沙人力车站 1903 年建成,位于尼路(Neil Road)和丹戎巴葛路(Tanjong Pagar Road)的交界处,土地形成三角形。
19 世纪末,穿梭于码头和市区间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人力车。该建筑由市议会于建造,作为人力车的管理中心。 人力车是 1880
年代从日本经上海进口的一种交通工具。 它是爱德华时代的风格,裸露的砖墙与白色的石膏造型形成鲜明对比。
金吉力沙人力车站就是当时停放人力车的车站。金吉力沙,名称由人力车的日语发音而来。
电影巨星成龙在 2011 年以 1100 万元买下这栋建筑,随后转卖他人,如今它集餐饮与办公楼于一体,跟毗邻的传统店屋相得益彰。
达士岭组屋
新加坡的公共住屋可概括为:建屋发展局所建的政府组屋。这些实用的组屋空间经过优化,为 80% 居民提供了保障性住房。
而达士岭组屋最独特之处就在于,看似私人住宅区,实则是名副其实的公共住宅。
七栋 50 层高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分别由第 26 层和第 50 层的高空天桥相连。这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首个采用天桥连接各栋大楼的住宅项目。
每个天桥上都有一个 500 米长的空中花园。事实上,达士岭组屋创下了多项纪录:全球最高的公屋建筑和最长的空中花园。
第 50 层天桥向公众开放。只需 6 新元,您就能饱览新加坡壮观炫目的美景。
麦士威熟食中心
麦士威熟食中心拥有一些新加坡最好的小贩摊位。 如果您想品尝真正的道地新加坡美食,这里被本地人和游客誉为必去的小贩中心。
麦士威路,丝丝街,克罗士街、直落亚逸街(天福宫)
(右) 麦士威国际争议解决豪院 / 麦士威国际争议解决中心
1930 年代曾充当交通警察总部,也一度成为国人参加驾驶考试和领取驾照的地方,直至
1999 年迁出。红点设计博物馆也随后进驻,后来迁出。现在是麦士威国际争议解决豪院
(Maxwell Chambers Suites)。
(右) 麦士威议事厅(前海关大楼)
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建于 1932 年,拥有独特的阳光模压板和交错角,早年是海关和消费税部、电影检查员办公室 和 麦士威路邮局。
当新加坡海关于 1989 年迁出时,它被用作商业用途,并更名为白宫,许多新加坡人仍然记得这座建筑的名称。
國浩大廈(Guoco Tower)
2016 年落成,楼高 283.7 公尺(931 英尺),是新加坡現時最高的建筑物。位于国浩大厦 39楼至 64 楼的华利世家(Wallich
Residence)是名副其实的天空之城。共有 181 套尊贵单位,包括一至四卧房户型、四套顶层公寓豪宅单位,以及一套超级顶楼豪宅。住户可以在
39 层畅游无边际泳池,也可以在 62 楼的玻璃悬臂观景平台欣赏壮丽海景和繁华都市。Wallich Residence
(华利世家)的顶层豪宅单位是全球十大豪华公寓单位之一。
(左)史坦利街(Stanley Street)的俗称。也称 观音庙戏台后 。
史坦利街与直落亚逸街(Telok Ayer Street)是相邻的平行街道。天福宫主祀天上圣母,即妈祖。因此天福宫也俗称为 妈祖宫
。除了妈祖,由于天福宫的后殿也供奉观音,因此也有人将天福宫俗称为 观音庙。
天福宫除了是一处宗教场所,也是早期新加坡帮群社会中福建帮的代表与核心机构。早期的天福宫正门对面处原设有一座戏台,主要是为了上演酬神戏而建。戏台于
1954 年已被拆除,遗址如今归福建会馆所有。
由于史坦利街位于天福宫戏台的后方,因此早期人们便俗称该街道为 妈祖宫戏台后 或 观音庙戏台后。
来到斯坦利街,可以享受到各种美食。斯坦利街是一条永远有美食可吃的街道!
克罗士街
俗称 :二奶街。当年印度人在此卖牛奶和羊奶。介绍新加坡店屋 (克罗士街)
店屋是新加坡最流行的一种本地建筑风格。传统店屋的正面狭小,门前为行人设有加顶走廊(俗称五脚基)。店屋有内部庭院和敞开的楼梯间,也有采光和通风用的天窗,为幽暗的室内空间带来光明和新鲜空气。
因建造年代不同,店屋展现的建筑风格也各有不同。
早期风格的店屋呈现出极简主义,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到了后来的过渡时期和装饰派艺术风格时期,则展示质朴的优雅风格和精简的现代魅力。许多店屋立柱和拱门上本来喜欢装饰华丽瓷砖和饰物,后来则选择简约的风格。
因大胆使用色彩和花哨的瓷砖,并巧妙吸纳中式、马来式和欧式建筑元素,晚期风格的店屋最引人注目。
您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巧妙融合的画面中式的贴片中楣和蝠翼状通风口,配搭以马来式的木制回纹饰、法式的窗户、葡萄牙式的百叶窗和古希腊科林斯柱式壁柱。
直落亚逸:(多元文化一条街) 直落亚逸 (Telok Ayer)
是马来语⽔湾的意思。今天的直落亚逸街可说是多元文化的象征,这里汇聚了代表华人的天福宫。(介绍天福宫)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紧挨着天福宫左右,还有阿尔阿布拉回教堂和纳宫神社,此外,仅在一箭之遥,便是卫理公会礼拜堂。群落是鸡犬相闻,民众是各有信仰,然而却相安无事百余年,这正是新加坡了不起的地方。
麦卡南街,丝丝街,克罗士街、克罗士街上段,余东璇街,禧街、维多利亚街、密驼路、桥北路,哥里门街 (返程)史坦利街(Stanley
Street)的俗称。也称观音庙戏台后。
史坦利街与直落亚逸街(Telok Ayer Street)是相邻的平行街道。天福宫主祀天上圣母,即妈祖。因此天福宫也俗称为
妈祖宫。除了妈祖,由于天福宫的后殿也供奉观音, 因此也有人将天福宫俗称为 观音庙。
天福宫除了是一处宗教场所,也是早期新加坡帮群社会中福建帮的代表与核心机构。早期的天福宫正门对面处原设有一座戏台,主要是为了上演酬神戏而建。戏台于
1954年已被拆除,遗址如今归福建会馆所有。由于史坦利街位于天福宫戏台的后方,因此早期人们便俗称该街道为 妈祖宫戏台后或
观音庙戏台后。来到斯坦利街,可以享受到各种美食。斯坦利街是一条永远有美食可吃的街道!
克罗士街
俗称 :二奶街。当年印度人在此卖牛奶和羊奶。新加坡店屋 (克罗士街)
店屋是新加坡最流行的一种本地建筑风格。传统店屋的正面狭小,门前为行人设有加顶走廊(俗称五脚基)。店屋有内部庭院和敞开的楼梯间,也有采光和通风用的天窗,为幽暗的室内空间带来光明和新鲜空气。
因建造年代不同,店屋展现的建筑风格也各有不同。
早期风格的店屋呈现出极简主义,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到了后来的过渡时期和装饰派艺术风格时期,则展示质朴的优雅风格和精简的现代魅力。许多店屋立柱和拱门上本来喜欢装饰华丽瓷砖和饰物,后来则选择简约的风格。
因大胆使用色彩和花哨的瓷砖,并巧妙吸纳中式、马来式和欧式建筑元素,晚期风格的店屋最引人注目。
您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巧妙融合的画面中式的贴片中楣和蝠翼状通风口,配搭以马来式的木制回纹饰、法式的窗户、葡萄牙式的百叶窗和古希腊科林斯柱式壁柱。
克罗士街上段
克罗士街上段也被称为海山街,这个名字源于一个在该地区制造了很多麻烦的同名中国秘密社团。海山是 19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初在霹雳州和槟城与另一个中国秘密组织义兴发生暴力冲突的组织。
肃清中心位于南桥路和十字街交界处,日治时期,华裔男性被集中起来,并被筛查是否参与反日活动。该地点是现在的芳林大厦所在地,有一块青铜历史标记。
克罗士街上段名称中的 克罗士 指 交叉,即英语 cross 的音译。克罗士街(Cross
Street)也是单向车道,自莱佛士码头(Raffles Quay)开始,终于桥南路。
(左)裕華大廈(英語:Yue Hwa Building),原名南天大廈,
余东旋街的南天旅馆,隔壁就是著名的前 大华戏院
和珍珠巴刹商场,因此南天旅馆和大华戏院也是大坡二马路的的地标。旅馆楼高六层,是第一家设有电梯的华人旅店。从 2 楼到
4楼是旅店,楼下是售卖日用品和五金店,6
楼天台是著名的南天酒楼,是当时新加坡高级酒楼之一,知名中国作家郁达夫和王映霞的夫妻感情破裂后,据说,分⼿前夕两人还在南天酒楼饯别。早期南天酒楼还设有午市歌台,演唱粤语歌曲,很有广州和⾹港茶楼的风味。
当年享有"牛车水莱佛士酒店"美誉的南天旅店,今天已由裕华国货百货公司取代。
(右)芳林公園(英語:Hong Lim Park),舊稱德明埔、芳林埔,
為新加坡一座位於商業區中心的公園,公園名稱取自 19 世紀新加坡華商及太平紳士章芳林(Cheang Hong Lim)。
於 2000 年 9 月 1
日設立了一个演說者角落(为新加坡唯一一处批准经由向国家公园局註冊个人資料的新加坡人聚集及示威的地方),參考英国倫敦海德公园而设的。
(右)皮克林宾乐雅甄选酒店
是新加坡市中心一处奢华的花园绿洲。如果您热爱环保,又想纵享奢华,入住宾乐雅品牌特殊系列酒店旗下的皮克林宾乐雅酒店,即能得偿所愿。
步入这家位于中央商业区的酒店,恍若进入热带密林的奇幻境地。整座酒店建筑处处绿意盎然,酒店的树木和花园与附近公园的青枝绿叶融为一体。
在客房区之间的第四层,您可以发现宽敞的空中花园、四处点缀的热带植物、枝繁叶茂的鸡蛋花树和棕榈树。
酒店认真贯彻节能环保特色,采用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雨水收集节水系统等节能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所节省的能源可供 680
户家庭使用一年,这肯定能让您的夜晚更加高枕无忧。
(左)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一名中的 同济,取自其使命
一视同仁、博施济众。因此,同济医院的名字寓意着任何需要帮助的人都会得到同等的救济。同济医院的前身。不只是一间体恤贫苦劳众的中医诊所,也是南来移民聚会、议事及互助的地方。1973
年,新加坡政府将旧同济医院列为国家古迹。
克拉码头 Clarke Quay ,驳船码头及罗拔申码头 (介绍)
禧街警察局(Old Hill Street Police Station)
这座建筑物在在上世纪 30 年代落成时被视为世界最现代化的警察局,设有电梯,以及警察和家属宿舍。它是二战前本地最大的政府建筑物。
日据时代,日军用它来作为临时牢房。二战结束后,警察部队的军火与爆炸物组也搬到这里。
使用旧警察局的还包括国家档案局、电影检查局及其他政府部门。这座大厦在 1998 年被列为国家古迹。目前为两个政府部门的所在地 -
数码发展新闻部以及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建筑总共拥有 927
扇彩虹般绚丽夺目的窗户。前四层窗户的色彩强度相同,且极具活力,五层与六层的颜色则逐步加深,让悬臂式露台更为突显,这些都是该历史建筑令人瞩目的特色,成为了殖民区极吸引眼球的建筑,让游览此地的游客们赞叹不已。
中央消防局
建于 1908 年,也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红色绷带英式建筑风格的中央消防局。(红色代表 :消防。白色代表:救护)。
(左) 亚美尼亚教堂建于 1835 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教堂。是爱尔兰著名建筑师乔治哥里门 (George D.Coleman)
的设计杰作。1973 年,新加坡正式将亚美尼亚教堂列为国家古迹。
未步入教堂之前,高耸的尖顶便映入眼帘,罗马多立克式柱子和两旁的壁柱共同构成了备受赞誉的门廊。教堂内部,抬头可见拱形的穹顶天花板,这是传统亚美尼亚教堂建筑的传统风格。
教堂的纪念花园宁静怡人。在这里您还能找到新加坡历史名人的墓碑(并非实际墓地),那就是杂交培育出新加坡国花卓锦万代兰的爱尼丝卓锦女士
(Agnes Joaquim),
(右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成立于1906年,是新加坡历史悠久的 商业团体。促进本国工商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教育活动与社会服务。
(左 )新加坡管理大学(SMU),是新加坡唯一一所设在市中心的大学。以方便上班族下班后可以就近去进修。新加坡一共有 6
所公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加坡理工大学、新加坡设计与科技大学以及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学。
(左 )善牧堂(本地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善牧主教座堂。建于 1847 年的善牧主教座堂在 1973 年被列为国家古迹。善牧主教座堂是天主教,
新加坡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总主教的驻地。
(右 )赞美广场
从一所学校华丽变身为时尚生活广场。赞美广场由殖民时期著名建筑师哥里门 (George
Coleman) 设计。这一栋建筑,是当时高级市政官秘书的宅邸。是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 (St Nicholas Girls' School)
的旧址。旁边还有一座孤儿院和一间寄宿住宿。前身是名为天主教圣婴修道院 (Convent of the Holy Infant Jesus)
女子中学,虽然学校已不复存在,但这片时尚生活广场却凭借碧绿的草坪、晶莹的喷泉、庭院和新古典主义的建筑而成为放松休闲的理想之地。目前是集餐饮及休闲于一体的场地,甚至是新人举办婚礼的好地方。
(右 )原名 : 书城。后改为百胜楼(建于1980年,一到五楼作为商业用途,六到二十五楼则是住宅单位。)
百胜楼虽然被称为书城,但这座购物大厦里其实还有售卖乐器、运动器材和艺术用品的商店。
(左 )圣约瑟夫教堂(罗马天主教教堂,由葡萄牙传教会兴建于 1853 年,1906 年坍塌后重建,1912
年完成,歌德式风格。)(每年的耶稣受难日,新加坡的天主教会都会在这座教堂的范围内举行游行,以纪念耶稣所受的磨难)。
(左)2014 年改成为国家设计中心( National Design Centre)国家设计中心所在的建筑已有 120
年历史,曾是圣安东尼修道院 (St Anthonys Convent) 。为三栋战前装饰艺术风格大楼,以及一栋战后现代风格大楼所组成。
(右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NLB)2005年重建,它是目前东南亚 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
国家图书馆由两栋16层的建筑物组成,每层楼均有一座天桥连接,馆内收藏有马来文、华文、泰米尔文和英文文献将近900万件,此外馆内还设有100余台电脑和
6000种多媒体项目。
(整条密驼路涵盖了 8 条马路 :)
美芝路,桥北路 (大马路),维多利亚街 (二马路),奎因街 (三马路),滑铁卢街 (四马路),明古连街 (五马路),布连拾街
(六马路),实里基路 (七马路)
(左)莱佛士酒店
酒店以新加坡开埠者史丹福莱佛士爵士 (Sir Stamford Raffles) 命名,由亚美尼亚人沙奇兄弟所建。1987 年被指定为国家古迹。
莱佛士酒店是新文艺复兴建筑的典范,高顶天花板和随处可见的游廊为酒店增添了热带风情。酒店餐馆拥有大理石地板、电灯和吊扇,是当时第一家能拥有这些设施的酒店。英国演员查
理卓别林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美国前总统老布什都曾下榻莱佛士酒店。莱佛士酒店共有 115
间套房,宾客可以在自己的酒店客房中登记入住,房间配有柚木地板和⼿工地毯等古雅装饰。
莱佛士酒店有购物⻓廊,二楼的⻓乐酒吧(Long
Bar),免费供应带壳的花生,吃完后,可以随⼿扔在地上。新加坡司令酒:1915年酒保严崇文所调配出来的(琴酒、樱桃白兰地、君度橙酒、廊酒和安格仕苦酒(Angostura
Bitters)等五种基酒,加上鲜榨黄梨汁、青柠汁、红石榴浆)
(右)赞美广场
从一所学校华丽变身为时 尚生活广场。赞美广场由殖民时期著名建筑师哥里门 (George Coleman)
设计。这一栋建筑,是当时高级市政官秘书的宅邸。是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 (St Nicholas Girls' School)
的旧址。旁边还有一座孤儿院和一间寄宿住宿。前身是名为天主教
圣婴修道院 (Convent of the Holy Infant Jesus)
女子中学,虽然学校已不复存在,但这片时尚生活广场却凭借碧绿的草坪、晶莹的喷泉、庭院和新古典主义的建筑而成为放松休闲的理想之地。目前是集餐饮及休闲于一体的场地,甚至是新人举办婚礼的好地方。
(左)圣安德烈大座教
是新加坡的一座聖公會主教座堂,也是我國最大的主教座堂。最初的聖安德烈堂是由哥里門設計,由于兩次被雷擊,造成損
導致被關閉拆除。目前的教堂是後來成為新加坡參政司的麥波申上校設計。為了削減成本,如同當時許多建築一樣,使 用了印度犯人勞動。
1973年被列为国家古迹。教堂由苏格兰商人捐资建成,因此以苏格兰的守护圣人圣安德烈命名。
(右)首都大厦
这栋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首都大厦 (Capitol Building) ,有一间首都剧院 (Capitol Theatre)
曾经为新加坡的一家豪华电影院,如今已经成为舞蹈和戏剧作品演出、电影放映和红地毯电影首映的场所。它以艺术装饰式入口、曲线悬挑顶棚和点缀着黄道十二宫的拱形屋顶而闻名,双翼飞马和骑士雕塑分列舞台两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