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下到二楼的模型组:
-
从You are here开始讲
-
顺时钟 -
由旧到新
-
红色屋顶的矮楼是保留建筑-
tanjong pagar - 引出传说中的剑鱼
-
国浩大厦
-
其高度为290米(950英尺)
-
在2016年完工后成为新加坡最高的摩天大楼
-
43层楼高
-
小山 -
珍珠山和珍珠院
在山脚曾经有过一家珍珠山监狱
名字来源于James Pearl,他用这座山来种植胡椒
原本叫做斯坦福山,莱佛士从明古连回来之后发现这座山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被卖给Pearl,
很生气就要求收回,但后面又心软了。珀尔很生气,拿回来之后就用自己的名字“Pearl”重新命名了这座山
-
新加坡河 - 11座桥,现在13座,河长4.1公里
-
乌节路
-
ION,8层在底下是商店,上面是朱家
-
“帝王”
- 地理位置最好
-
戴绿帽的 董厦
-
乌节路的第一栋百货公司
-
1万块买乌节路7间房
-
义安城 -Takashimaya
高岛屋
-
一✋定胜负
-
舞狮
-
谢尔顿酒店
-
Chatterbox -
话匣子 -
最贵的鸡饭 - 39块钱一客
-
鸡滑辣椒
-
Orchard Central
乌节中央城
-
“帝后”
- 地理位置第二好,在总统府和乌节路之间
-
不属于中间的商圈内部步行街内,所以逐渐没有其他建筑那边有名
-
Istana
总统府
- plaza sing
-
被炸的麦当劳就在隔壁红色的那一楼
-
座椅 DREAM
-
旧的国家体育场拆出来的木块
-
本来是“冷板凳”,给替补球员做的
- dream 就是上场成为正式球员
-
小印度
-
印度文化展览馆
-
武吉士
-
苏丹回教堂
-
阿拉伯街
-
国家体育场 Stadium
-
可开盖可闭盖
-
ndp之前外面放烟花,里面的人看不到,只能听得到
- 后面就改到其他地方
- Kallang Wave
https://www.reddit.com/r/reddevils/comments/cgzksp/this_is_what_we_call_the_kallang_wave_icc_2019/?rdt=49436
-
加冷盆地 kallang
basin
-
赛龙舟、kayaking
-
淡水(直到滨海堤坝)
- stephen witherite -
flew over the island for 30 mins and drew the city in 5 days
-
先贤展览馆
-
黄色地区(有高有低的是住宅,一样高的是商区)

城市展览馆
1:侧门进:城市展览馆》市区重建局》国家发展部。建于2004年,一共5层楼。
2楼登记台》从右边开始进去---》270°的环形剧院,播放的是新加坡人的1天24小时(看见什么展示什么,
讲解30秒)---》时间的转移,时间走廊:87年之前新加坡河是我们的经济命脉。主要有3个码头,分别是驳船码头(把海上的货物转移到贸易商行,赚取2%的利益,所以又名98行),克拉码头(卸货的码头现已改造为酒吧餐厅娱乐于一体的娱乐天堂,夜晚的必玩之地。)及罗拨申码头(比较安静,是体验新加坡传统文化的好地方)。右边旧城图左边新城图。---》
2楼中央区域模型:该模型由许多材料组成,看看你是否能发现一些不寻常的材料,比如用于滨海湾剧院尖尖的圆顶的装饰珠子,用于草地屋顶花园和阳台的空调过滤器。本岛中南部,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占全岛面积的2.3%,近半由填土而成。

启点:URA从左开始介绍
URA:
1.URA旁边就是国家发展部,部长就在里面办公。
2.丹戎巴葛中心:新加坡的第一天际线,高度290米,地标级建筑物,是一个集商用零售和住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排行第二高度280米的建筑物共有4座,分别是大华银行·凯源大厦·共和大厦·莱佛士1号。为什么它们只可以建到280米高呢?因为那边都属于航空领域,建太高会干扰到机场雷达。而丹戎巴葛中心不在限制内。
3.丹戎巴葛(马来名:TANJUNG指的海角,PAGAR指的是围栏。顾名思义丹戎巴葛是个在海角建立起来的围栏。这名字的由来有个小故事。据说以前海面上有剑鱼伤人,渔民都愁眉苦脸,不敢出海打鱼,有个聪明的小孩想到一道妙策,以香蕉树筑成围栏,让剑鱼一口咬下去时卡在篱笆上,动弹不得。
剑鱼被消灭后,天下太平,渔民又可以开开心心的出海捕鱼了。为了纪念小孩的贡献,此地就以丹戎巴葛命名了。)
4.牛车水:1821年,是华人祖先们漂洋过海在这个小岛聚集居住的地方,之所以叫牛车水,是因为以前这里没有淡水,人们都会每天拉着自己的牛车到安详山那边去取水作为生活用,日子久了这里就叫做牛车水了。牛车水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农历新年期间,各家店铺都有很多节日商品和风味小吃售卖。
5.红色屋顶的房子是保留区域的屋子。(有7000多栋,保留区域主要是那些被特别划定出来,用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产或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这些区域通常不允许或限制工商业开发,以保持其原始状态或特色。)
6.达士岭组屋:是新加坡最高最豪华的组屋,7栋50层高的摩天大楼,分别在26层和第50层有天桥连接,每个天桥上都有500米长的空中花园,也是全球最长的空中花园。组屋的设计也获得了诸多奖项。第50层的空中花园也向公众开放,需购买门票6新元。现这里屋子的转卖价已超过100万。
7.商业区?金融区?

新加坡河:
1·新加坡河可谓新加坡的母亲河,是早期新加坡的经济动脉,是繁荣的起点,主要指的是它和转口贸易的关系。独立以前,当时的货物是由远洋来的大货轮,从海上卸到驳船,再由驳船延着新加坡河,存在两岸的仓库里。据说当时新加坡的收入75%就是来自于这条河。河从西部的金声桥(华族名流和富商陈金声于1850年出资建成,桥梁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也是新加坡自来水供应系统的监造者)源起,到安德逊桥,向南倾入滨海湾蓄水池。全长3.2公里。河上共12座桥。
乌节路:

1·ORCHARD是英语果园的意思,以前这一带曾是大片肉豆蔻(可治疗黑死病)·胡椒和各种热带水果的种植园。直到1900年初期,一场果树病变使得这片广大的果园都遭受侵袭,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果园从此停产,荒芜一片。直到58年本地商人董俊竞创立了乌节路上第一家百货公司—诗家董。董厦的落成,标志着乌节路由果园转型为新加坡最著名购物街区的过程正式跨出了第一步。再加上81年政府将旅游业确定为经济增长支柱之一。奠定了乌节路的发展潜力。如今政府耗资4000万元重新打造的乌节路不仅仅是购物天堂,也于世界级著名街道媲美,为人们提供一站式的休闲娱乐好去处。同时也成了节庆活动的露天广场。新加坡最受欢迎的街区之一。

2.
乌节路爱雍乌节购物中心属帝王位置,义安城(以前是潮州人的坟场,现每年的舞狮比赛在这里举行。由高岛屋和义安城两间百货连成一座巨型购物中心,高岛屋里日式商品齐全)
3. 节庆:最热闹的节庆当属于一年一度的亮灯活动“乌节圣诞大街欢”。乌节路在璀璨灯光精美装饰热闹音乐和节日欢乐气氛的映衬下,摇身一变成为五光十色的奇幻世界。ION
ORCHARD的圣诞装饰已经连续多年获得最佳建筑工程装饰奖。
4·泰国大使馆属于保留建筑,不能改建高楼。
5·希尔顿酒店
6·翡翠山:坐落于热闹的乌节路旁,有着浓郁厚重的历史气息,是1901年--1925年建造的木质建筑,有漂亮的彩色外墙,具有南洋建筑风格。曾经属于富裕的土生华人社区。大约有300米的古建筑。现属于保留区。
7·总统府:每年对公众开放5次,华人新年,51劳动节,马来开斋节,国庆节,印度屠妖节。建于1867年。因安全问题,这边没放置总统府的模型。从乌节路到总统府全长2.1公里。
往左走:新加坡管理大学·善牧堂(1847年)·新达城(由11个香港商人应邀来建,以达到新的成就)·
小印度(保留区域,是印度族群的聚集地,印度移民从事牛的交易,以畜牧业为主。曾经拥有赛马场牛交易场和砖窑)
甘榜格南(苏丹皇宫,回教堂。马来人的聚集地。最古老的城区之一。格南是一种长叶千层树的名称,这片地区曾以种植格南树而闻名。)
新加坡国家体育场:可容纳5万人,包括水上运动中心·多功能室内场馆及大量社区体育设备。位于加冷区,面积35公顷。体育馆的设计考虑到当地天气炎热潮湿经常下雨,设计了活动式顶盖可打开或关闭。曾在此举办过国庆汇演,因发现不适合观看烟花及飞行表演后,就不再此举办了。
加冷盆地:是由加冷河新加坡河和梧槽河交汇而成。以前沿岸有很多的船屋,在10年清河时期已全部搬离。水质变好后,水獭家族回来了。

滨海湾花园:由滨海南花园·滨海东花园和滨海中花园3个风格各异的水岸花园连接而成。占地101公顷。2012年滨海湾花园的开放标志着新加坡已从花园城市转变为花园中的城市,大幅提高了新加坡居民的生活质量。环境可持续性原则贯穿着滨海湾花园的整个理念。南花园是最大的一个花园,特色花穹和云雾林冷室·18棵擎天大树。东花园位于滨海堤坝西岸,在那可看一场难忘的日落。中花园是连接南花园和东花园,有长达3公里的水滨长廊。
滨海堤坝:新加坡著名的建筑奇观,9字型,建于2008年。把滨海湾与大海隔开,一边是海水,一边是淡水。如遇暴雨来袭可开闸排水入海,平时蓄水。堤坝上的海滨大桥设有八座凉亭,可远望市区风光。
金沙酒店:餐饮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标志性建筑物之一。57层空中无边际泳池·空中花园·艺术科学博物馆·电影院·会议中心·剧院·

新加坡旅游发展之旅
1-
问候 2-点人数
3-自我介绍
4-介绍主题 5-我们所在地
贵宾们大家好,请随我过来这里(找位置)
请允许我清点一下人数。好的都到齐了
我是今天的导游XXX,可以叫我XX。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加坡旅游发展之旅。
刚刚我们去了莱佛士登陆点,了解到了新加坡现代历史的起点,也可以看到莱佛士先生的雕像以及殖民地时期的多个历史建筑。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二站,新加坡城市展览馆,
它附属于市区重建局,成立于1999
年,
最初名为市区重建局展示廊,后面经过不断发展和改造,成为了现在的城市展览馆。
它是一个展示新加坡城市发展历程和城市规划的互动性展览馆,从开埠到现代两百余年的历史,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新加坡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其中也包括了不同阶段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变迁等。

*(如果有问到雕塑,可以讲这个:大家也可以看到这边也有一个门口,
这边的大门通常没有打开,
除非有大人物VIP才会开。大家可以看一下外面,门外Mén
wài有一个雕塑,
这个雕塑是一个抽象艺术作品,
该雕塑名为**"City
in a Garden"**(城市中的花园)。
看一下这个的雕塑像什么?给大家一个提示,大家都喜欢的东西,但是是古代的。像不像一枚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这个雕塑是融合了圆形与方形的元素,这与新加坡传统的“天圆地方”文化理念相呼应,同时也反映了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复杂性与和谐性。新加坡城市展览馆门口的雕塑不仅是对新加坡“花园城市”理念的艺术化表达,也是对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城市愿景的象征。)
仁者可谓方也矣
Rénzhě kěwèi fāng yě yǐ,出自孔子 - 但是孔子仕SHI途顺不顺?并不顺利 -
因为他太方啦
●
是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出自《后汉书·郅恽传》
●
以前重建局(URA)需要非常耐心、圆滑地处理拆迁户的问题,比如安抚
FU他们、答应他们给他们分配一间三房式租屋

二楼-开始点
这个是新加坡的24小时影像,从早上6点开始,展现了新加坡人一天的日常。
这条路展现了时代的对比,一边的早期码头摸样,很多船停靠在码头进行交易,当时以九八行为主。
另外一边展示了现代的码头,旧时模样已不在,现在已变成灯火辉煌的酒吧餐厅区,也是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三楼-历史长廊
大家都到了吗?
容我再清点一下人数。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该馆的三楼,一个重要展示区域-历史长廊。
这个历史长廊有十多米长,它通过图片、文字、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呈现新加坡的历史变迁。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幅图片。有什么感想?哪里不一样?
可以明显的看得出是属于不同年代的两张照片,
照片的颜色和建筑都不一样是不是。
其实呢这是同一个地方,照片上面的部分是殖民地时期的建筑,下面部分属于现代建筑,
以前的新加坡是英国殖民,所以有很多英式建筑。后来为了经济转型城市规划拆了一部分,那一区就只留下了富丽敦酒店那一栋,其他全部盖了高楼大厦,当然新加坡也不负众望的成为了世界级金融区。当然城市规划还在继续,以后还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动。

早期的新加坡叫淡马锡,是个小渔村,岛上的居民多是海人,他们住在高脚楼里,以捕鱼为生,那时候就有中国商人来这边做生意了。
*(这边有个小故事关于新加坡这个名字
在十四世纪初期,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Srivijaya王国巨港王子桑尼拉乌他玛(
Sang Nila Utama)乘船经过当时名叫淡马锡的岛屿,看见一只陌生的动物。当地人告知他这是是狮子,王子认为此地非常吉祥,就在发现动物的地方建了一座城市,
命名为狮城=Singapura梵语Singa=狮子,Pura=城市。
可能是由于当地居民受古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
便将淡马锡改名为 “新加坡拉”,也就是
“狮城”
,
这个称呼被认可并延续至今,成为新加坡别称,如今人们常以狮城代称新加坡。)

随着莱佛士的登陆,他跟据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势,把该岛建设成港口,在英国治下该地茁壮为重要的转口港,负责印度-中国以及东南亚间之贸易,进使该地成为主要的海港城市。
逐步变成了一个自由贸易港。从这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新加坡河两岸停靠的驳船数量非常多,九八行
非常盛行,40%
经济在新加坡河上交易,
是一个非常繁忙的贸易港口。
当时的英国政府也十分重视新加坡的建设和发展。
这座建筑就是新加坡的第一个机场加冷机场,建于1937年,当时被誉为“大英帝国最好的机场”。
当年周恩来总理为参加“万隆会议”曾取道于此。
japanese occupation
在1942年2月15日即农历新年当天,英军被日军打败,新加坡沦陷。
这些红点就是曾经英国抗日时期安置的炮台(Battery),红线是防御战壕fángyù
zhànháo,那时候英军在富康宁山上作为防御基地。
从此,新加坡经历了3年零8个月的黑暗时期。日本将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岛”意思是“南方之光”。直到1945年8月份,美国送给了日本两个“礼物”,日本才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12日日本在新加坡市政厅举行投降仪式。这座维多利亚剧院也是日本战争罪行的审判场所。
这个两轮的车叫人力车,由于车型轻巧,只有两个车轮,可以一人拉车,容易操作,在那个交通工具少的年代,很快就受到市民的欢迎。那个时候除了华人从事拉人力车还有印度人。
人力车在2战后,日本投降后,英国又回到了新加坡,取消了人力车,他们认为两轮车需要人拉很不人道,所以就取消了,再后面就被3轮车取代了。
马来文Bukit Larangan
和“皇家山”禁山(皇宫有妃子,不让外人进所以又叫禁山),富康宁山,一共有五个名称)Sany
point (
有个灯塔)。
二战结束后,经过了几年的休生养息,新加坡人民迎来了和平时期。
50年代,人们有了稳定的住所(虽然有些拥挤),孩子们也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社会商业形态多样化,流动摊贩增多。
“大家看,这边有一幅单独的妇女照片,您猜一猜她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她其实是为新加坡的建设做出很大贡献的“红头巾妇女”。她们来自广东三水佛山等地区,主要从事建筑行业,俗称小工,做搬砖挖泥的,以前有句话(没有红头巾就筑不起高楼)新加坡很多出名建筑大楼都有红头巾的参与,它旁边的这座亚洲保险大厦也有她们的功劳。我们刚才在楼下门口见到的三个挑着扁担的妇女雕塑,就是根据她们的形象来做的。是不是很难想像,这么脏累的工作居然是这样一群“山水妇女”在做。她们的最典型的特征是头上包裹一块儿四方形的红头巾,所以本地人也称她们为“红头巾”。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包红色头巾?为什么包成四方形?”这当中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红色在华人的传统文化中代表吉祥、好运;而且红色很醒目,在工地上能让远处的人看到,保证自己的安全。四方形是能够遮挡阳光,因为新加坡的天气炎热。
另外一位没有带头巾的叫妈姐,她们来自广东顺德,家境贫穷,南洋下来从事家务劳动,做清洁照顾孩子烹饪这些。

转眼,时间来到60年代。60年代有了重要发展,组屋的诞生,制造业的发展,也有了国民服役,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也可以从这个邮票上看出四只手紧握在一起象征新加坡的四大种族团结一致。
在独立之前,新加坡其实经过了6年的完全自治时期。
这张邮票上的日期是1961年6月3日,是纪念新加坡自治两周年发行的。
其他重要日期
自治日期:1959年6月3日,新加坡宣布实行内部自治
加入马来西亚:1963年9月16日,领土包括新加坡、马来亚、砂拉越和沙巴
独立日期: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
小男孩为了温饱也出来卖4D报纸赚钱。
新加坡独立初期,我们的政府面临着很多棘手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要数高居不下的失业率和住房短缺。
为了解决失业率的问题政府引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流水作业线)让国人有工作。为了解决住房短缺的问题,政府大力建造组屋,组屋附近还有小贩中心。
配合李光耀先生提出的“居者有其屋”的计划,让新加坡人都能拥有自己的房子。
有了工作,有了房子,自然也少不了国家安全。
政府在1967年实施了一项全民服役的政策,强制所有年满18岁及以上的新加坡男性公民及“二代男性永久居民”为国服役。
这张照片就是当时新兵参军前在做全面的身体检查。
工作有了,住房有了,国家安全也有了保障,接下来,新加坡政府有提出了新的挑战目标-----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花园城市。
伴随着1963年李光耀先生在花拉圈Huā
lā quān种下一棵黄牛木,新加坡开启Kāiqǐ了植树运动。
除了植树运动,李光耀先生还提出了清理新加坡河的计划,要在十年内让新加坡河河水变清,鱼儿成群。(为什么会有这个清河运动呢?因为当时新加坡河污染十分严重,加上新加坡常年高温天气,使得新加坡河散发出的异味很远都能闻得到)。当时的整个计划包括将沿岸旧屋的居民和小贩迁走重新安置,因为他们日常制造的垃圾都丢入新加坡河里,驳船也被迁往巴西班让。
经过了十年的治理,在80年代新加坡河终于实现了河水变清,鱼儿成群的目标。接下来,新加坡政府也明确了国家的发展目标,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金融中心。要发展,但是土地有限怎么办?政府便向老天爷和海龙王要地,建设高楼大厦、高架桥,填海造陆。直到现在政府还是在有序地规划填海造陆。
到了80年代,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保障。这时,政府又致力于给人们打造优质的生活环境。于是,就有了干净明亮的食阁满足人们日常的饮食;开通了地铁(南北线是第一条地铁,1987年11月杨厝港到大巴窑第一段开通),增加了冷气巴士,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建造了樟宜国际机场,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同时,为了实现打造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目标,政府也不断升级中央商业区,并积极采取措施从多方面入手培养优秀的金融科技人才,从而进一步巩固新加坡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发展新区域的同时,新加坡政府也没有忘记对旧建筑进行保留、定期翻新,并将一些时下流行的时尚元素与旧建筑融合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赞美广场,既是国家古籍建筑也是咖啡厅和酒吧及各色餐厅,将古典和现代完美融合)。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在这里你能看到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和欧亚裔族不同的种族文化和谐共处
90年代随着国家的发展,生活变好了,更注重种族和谐,有回教堂,印度庙,天福宫,教堂,更有包容性。人们有了更多就业机会和选择,工作也从以前的流水线变成了现在的高科技自动化,住房从以前的组屋到如今的豪华住宅。
李嘉诚的财富之泉,水往里面吸,聚财。没事可以过去围着走三圈,据说会带来好运哦!
进入21世纪,新加坡已经实现了“花园城市”的目标。
新加坡的前总理现在的国务资政李显龙先生又提出新的目标,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花园中的城市”。
这也表明了政府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适合居住、工作、休闲于一体的,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体。由此可见,新加坡每年都在以不同的新面貌来面向世界,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新加坡一定是比现在还要漂亮。期待大家能再次光临新加坡,我能有幸再次为各位贵宾服务。谢谢!

现在下二楼,点人数!这里是一个缩小版的新加坡模型,展示了整个新加坡的地形和布局!
建屋局规划的“大”红山(Bukit
Merah)组屋区由中峇鲁、直落布兰雅、丹戎巴葛和红山(Redhill)组成。
现在我们看到的7座连在一起的这个建筑是新加坡最高的组屋-达士邻,它坐落于新加坡的中心地带金融区丹戎巴葛,建于2009
年,共有七栋
50
层高,分别由第
26
层和第 50
层的高空天桥,荣获了很多奖项,全球最高的公屋建筑和最长的空中花园。他的第
50
层天桥也向公众开放。只需
6新元,
话说从前,这片区域是一个靠海的小渔村,海里有很多剑鱼(旗鱼)用坚韧的“长剑”攻击渔民,大家都不敢出海。国王派遣饶勇善战的军士出战,结果损兵折将,反而助长剑鱼的气焰。国王召集谋臣献计,始终想不出好办法。
有一天一个男孩前来求见:“国王,有一个方法,把香蕉树干做成围栏插在浅滩上,就可以对付剑鱼了。”国王马上命令兵士照做,剑鱼的尖嘴卡在香蕉树干上动弹不得,结果剑鱼真的被消灭了。
解除剑鱼危害后,渔民们都很开心,国王却终日发愁,担忧聪明的男孩长大后,可能会把自己的王位夺走,于是狠下心肠追杀他。小男孩逃到了山上,最终还是惨遭毒手,鲜血染红整座山岗。民间为了纪念这个男孩,称这座山为红山。现在的红山就大概那个区域。

现在的金融区你们看多么繁华,这么多高楼大厦,其中最高的一栋是国浩290米高。之前另外四栋是最高的280米,之后据说马上阿里巴巴305
m的总部会盖一座更高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们再来看看这一片矮的红色屋顶区域,只要是红色屋顶它们是文化遗产保留区,这个区是华人聚居地叫牛车水,也叫唐人街.
因为这里主要居住的是华人,在海外有华人聚集的地方都叫唐人街。大家会不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里叫牛车水呢?那是因为百多年前,新加坡当时都还没有自来水,这里的居民每天所用的水主要是依靠井水,由于当时这里的居民人数相当多,井水供不应求。所以处处可以看到人们以牛车运送清水来这里贩卖。来来往往,每天看到这么多的牛车来卖水,久而久之就把这里叫牛车水了。
现如今的⽜⻋⽔已经发展成⼀个商业,旅⾏,美⻝,购物的繁华区域。
这里是珍珠山,珍珠山曾经以附近多个著名的机构而为众所知,如陈笃生医院、海员医院和珍珠山监狱,.
这块白色区域你们猜是什么?它是一个军用的蓄水池,1907年建成,它用花岗岩和混凝土建造,造价30万美元,
在当时可算一笔巨款了。1929年开始,过滤水首次从柔佛的蒲莱山进口时,就是储存在珍珠山水库。

这一条是新加坡河,一共4.1公里,直通大海,河的另一边被滨海湾闸门堤坝拦截。
一共有13座桥,起源的这座桥是陈金生桥,是新加坡河上最短的一座桥,桥身长度仅为一辆半巴士车的长度,桥为双向单车道两侧设有人行道。陈金生是一位华人商人,慈悲为怀,做了很多善事,新加坡自来水供应系统就是他捐钱建立的。
还可以看到三大码头:
罗伯森码头,船舶码头,克拉码头

这一片是富康宁山,是新加坡历史上的重要地标,地理上也一直处在市区中心,是新加坡喧嚣繁华市中心里最清新怡人的“绿肺”。
福康宁山在14世纪就是苏丹王室的住所,又称“禁山”,到了英国殖民时期,山上建造了莱佛士官邸与其他英军建筑,高处升起信号旗作为导航,民间又把这这里里俗称“皇家山”或“升旗山”。
现在的福康宁山上有个网红打卡点“树洞”它还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龙之穴”。在这个堪称公园最惊艳的地方,游客可以坐在洞中的阶梯上拍照,从洞口往下拍,能拍到神秘感十足、不断延伸的螺旋阶梯,从下往上拍必须用广角镜头,可以拍到洞口附近历史悠久的老树,茂密枝叶铺满天井的天空,井边挂满绿色墙蔓,同时树的影子映在“树洞”的墙上,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
龙之穴”并非真正的“树洞”,其实是福康宁山上地堡的天井。

再来看这一条购物街道“乌节路”,这条路两边布满了购物商场。
别看现在乌节路如此繁华,它曾经只是一条无名的道路,两旁有果园、肉豆蔻种植园和成片的胡椒地。后来本地商人董俊竞
(C.K. Tang)
创立了乌节路上的第一家百货公司——诗家董
(TANGS)。诗家董最早称为
“董厦”
(House of Tangs);董厦的落成,标志着乌节路由果园转型为新加坡最著名购物街区的过程正式跨出了第一步。
诗家董的对面的这座就是这的地王叫爱雍·乌节(代表了爱与和谐),处于乌节路的核心地带,商场楼高8层(地上四层,地下四层),高楼为高档住宅,著名明星成龙大哥在这也有一套。
这一栋棕色的商场叫义安城,义安城是由高岛屋和义安城两间百货连成一座巨型购物中心,拥有东南亚最大的路易·威登旗舰店以及占地面积达到40,000平方英尺的东南亚最大书店纪伊国屋书店。
门口有个广场,经常举办活动。最出名的活动叫意美斯巴鲁汽车摸车耐力赛,俗称一掌定乾坤。是一个极限运动挑战赛,每年吸引很多游客特地飞来新加坡参与(6小时休息5分钟,纪录82小时)
地后“乌节中央城”,因为它靠近总统府,也在乌节路中心,比较年轻化的商场。

总统府,现在是国家元首办公和接待贵宾的场所,Istana是宫殿的意思马来语。通常在特定节日会免费开放给公众参观。
⻨塔娜⼤厦,红色大楼以前被两名印尼士兵炸过,死3伤33。
现在每年三月10日还会举行纪念活动,提醒人们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2002年被列为历史古迹。

大家看看这个板凳有什么特别的?连着就是Dream(梦想)。
其实它是旧的国家体育场里面给替补人员坐的,
俗称“冷板凳”,后来他们废物利用,搬来这边,告诉大家人一定要有梦想

又看到红色屋顶了,文化遗产保留区,小印度!顾名思义,这里是印度人的聚集地,主街是石龙岗路,里面很多印度餐厅和卖一些印度人的生活用品。每年11月左右的屠妖节这边非常热闹,家家户户和大街小巷都装亮灯饰,寓意光明战胜黑暗!还会举行很多当地活动,美食市集,对印度文化感兴趣的贵宾,等11月再来我们一起去欢庆!

另一块红色保留区叫甘榜格南,是马来文化区。这里有壮观的苏丹回教堂,还有旧的马来皇宫,以前苏丹和他子孙曾住在这里。现在这边有着浓厚的中东色彩,巴索拉广场有很多土耳其餐厅和特色工艺品,还有一条哈芝巷网红打卡地,拍照很出片哦!(开斋节和哈芝节)

这个巨大的圆型建筑是国家体育场,屋顶是可以伸缩的,里面可以容纳5.5万人,它不仅举行各种体育赛事,也可以作为演唱会场地,明星周杰伦和霉霉都在这边开过演唱会!旁边的室内体育馆比较小型一点,可以容纳1.2万人。这一大片河是加冷盆地,是加冷河,是淡水来的。

这片绿意盎然的区域是滨海湾花园,一共占地101公顷,分为滨海湾南,中,东三个地块。其中滨海湾南是最大的,54公顷,包括擎天树群区还有两个冷室(花穹和云雾里)。中部有摩天轮。东部都是绿色生态区,之前的高尔夫球场也拆了准备建一个李光耀纪念馆。

最后,看到这些黄色积木,都是以后的规划,滨海湾区域的未来发展。那些高高的建筑会建金融区办公楼,这些高低不一样矮一点的建筑会修建住宅生活配套。这块地可是宝地哦,各位贵宾如果有想投资的意愿,未来可以了解一下!

这是一幅长4米、宽1米的新加坡市区手绘全景图
,是有一名英国自闭症画家史蒂芬·威尔夏创作的,
他乘坐新加坡空军部队的直升机环岛30分钟,俯视滨海湾一带的城市景观,也游览了市区里的多座新旧建筑,
然后用了5天的时间在新加坡百利宫购物中心靠记忆手绘出来的杰作。
史蒂芬•威尔夏。3岁时被诊断患有自闭症。他不爱说话。绘画是他最快乐的自我表达方式,他拥有极强的记忆力,曾凭借记忆力手绘纽约、东京、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的全景图。
很厉害哦👍后来送给了报业控股,再由报业控股送给了市区重建局!
好了,到这里我的讲解告一段落,刚刚我们看到新加坡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科学规划和高效管理,建设出一个兼顾经济、环境与生活质量的现代化都市。从摩天大楼到绿化公园,每一处细节都展示了新加坡的远见卓识。在这个展览馆里,我们感受到了新加坡如何成为全球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今天的行程带大家走过了新加坡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起点,到繁荣的现代都市,再到创新的社会政策。
希望大家不仅收获了对新加坡的深刻印象,更见证了它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间,凭借智慧、勇气与远见,
打造出一个宜居而繁荣的国度。
感谢大家的陪伴,希望新加坡的故事成为您珍贵的回忆,期待未来我们能再相聚。
祝大家旅途平安愉快!
|